top of page
搜尋


「我被脅迫簽約!」法院這樣認定⋯⋯
本案原告甲主張,其出資成立A創意公司與被告共同經營,並登記被告擔任董事長。然而,被告卻於民國105年7月至112年12月期間,自A公司帳戶挪用共計新臺幣9727萬5000元。雙方於112年12月19日經律師見證下簽訂協議,被告同意償還原告435萬元,另支付懲罰性違約金500萬元,
謝依婷 Ada Hsieh
3月16日


家族內品牌爭奪,法院:品牌不夠著名,訴求不成立
本案係原告甲(B五金行商標權人)與被告乙(原告之子)間之商標及公平交易糾紛。原告主張被告離職後另創「A」品牌,於蝦皮販售與「B」相似之商品,誤導消費者使其誤以為兩品牌相關聯或傳承,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2條及第25條,並侵害其商標權,故請求150萬元損害賠償及返還侵權所得59萬7,4
謝依婷 Ada Hsieh
3月16日


公司經營最大的法律風險,不是沒簽約,而是不懂合約!
前言 許多企業簽合約時,以為只要文件齊全,就能確保權益不受影響。然而,當問題發生,才發現合約內容根本無法真正保護自己,甚至因為某些條款,讓公司陷入被動局面。關鍵不在於是否簽約,而是企業是否真正理解合約內容,並確保條款能夠實際執行。今天分享幾個常見的合約風險,希望幫助企業在談...
謝依婷 Ada Hsieh
3月15日


合約終止,客戶資料如何處理?這起判決揭露企業應注意的細節!
企業在合作期間共享客戶資料,是常見的商業模式之一。然而,當合作關係終止後,這些客戶資料應該如何處理?合作夥伴是否有權保留或繼續使用?如果合約沒有明確規範,是否可能引發法律爭議?
這起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113 年度智字第 7 號判決,就是一起關於企業合約終止後,客戶資料返還
謝依婷 Ada Hsieh
3月15日


合約審閱時,最容易忽略的 3 大陷阱!
「合約不是簽完就沒事!」
許多企業在簽約時,只關心價格、交貨時間、付款條件,卻忽略合約細節的影響力。等到發生問題時,才發現合約內的條款讓自己處於劣勢,甚至無法主張權利。
謝依婷 Ada Hsieh
3月15日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