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約中「管轄權條款」的重要性,你簽對了嗎?
- 謝依婷 Ada Hsieh

- 3月15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📑 合約中「管轄權條款」的重要性,你簽對了嗎?

在商業交易或合作協議中,合約的管轄權條款(Jurisdiction Clause) 往往容易被忽略,然而,它決定了未來如果發生爭議,應該在哪個地方法院或透過何種機制解決問題。如果沒有明確約定,可能會讓你面對無法預測的法律風險,甚至讓你的公司陷入不必要的訴訟麻煩。
✅ 什麼是管轄權條款?
管轄權條款是指 「發生糾紛時,雙方應在哪個法院或司法機關解決爭議」。它通常會規定:
適用的法律(如台灣法律、香港法律、美國法律等)
法院管轄地(如台北地方法院、倫敦商業法院等)
是否採取仲裁解決爭議
✅ 為什麼管轄權條款很重要?
1️⃣ 避免跨國訴訟風險
如果你的合約沒有明確規定管轄地,對方可能會選擇在自己所在地的法院起訴你,導致你必須遠赴海外應訴,增加高昂的法律成本。
2️⃣ 確保適用法律對你有利
不同國家的法律對商業糾紛的處理方式不同,例如:
在台灣,商業合約多數遵循 民法,且對消費者保護較高。
在美國,各州的商業法不同,可能導致合約爭議的裁決結果不一致。
在中國,涉及外商的案件,法院可能會偏向保護國內企業。
3️⃣ 降低法律成本與訴訟風險
如果你是一家台灣企業,卻在合約中同意「以美國法院為管轄地」,未來發生糾紛時,你必須負擔高額的跨國訴訟費用,甚至需要聘請當地律師處理。
✅ 管轄權條款該怎麼寫?
🔹 選擇你熟悉且有利的管轄地
📌 範例 1(訴訟方式):「雙方同意,如發生合約爭議,應以台灣法律為準據法,並由台北地方法院管轄。」
📌 範例 2(仲裁方式):「任何與本合約相關的爭議應提交至國際商會仲裁院(ICC),並適用台灣法。」
總結: 合約中的管轄權條款不是標準化的內容,而是影響糾紛處理結果的關鍵條款。務必在簽署前確認其內容是否符合你的最佳利益!
👉 不確定你的合約管轄權是否合適?加入 LINE 官方帳號 @adayth,獲取專業建議!
@所有追蹤者,你曾經遇過因為管轄權條款不明確而吃虧的經驗嗎?留言分享你的想法!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