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朋友一起創業?合夥契約幫你避開這些風險!】

最近 Andy 老師的新聞 讓很多人開始關心「合夥創業」的問題。其實,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,尤其是親友一起創業,因為信任,很多細節沒講清楚,等到真的出問題時,關係就變調了。
記得我曾協助一組客戶,他們是三位好朋友,決定一起創業,大家都很有熱情,也很有想法,但在開始討論細節時,才發現很多關鍵問題都沒想過。最後,我們多次線上會議討論,把所有細節談清楚,才寫成一份完整的合夥契約,確保這份合作不會因為模糊地帶出問題。
-
【合夥創業,信任很重要,但制度更重要!】
很多人覺得:「我們是好朋友,不會有問題啦!」但現實是,當利益、決策、權利 交錯在一起,沒有明確約定的話,未來可能會遇到這些狀況:
✔ 股權不均,貢獻與回報失衡
✔ 財務不透明,信任出問題
✔ 退出時股權糾紛,影響公司運作
✔ 競業問題,離開後變成對手
合夥契約怎麼寫?我們當時怎麼討論的?
這三位創辦人一開始也不太清楚要怎麼訂合夥條款,所以我們四個人共同線上會議開會,由我引導把所有關鍵問題攤開來談,針對以下幾點逐一確認:
📌 股權怎麼分? 依照 出資比例+貢獻度 決定,而不是「平分最公平」。
📌 決策怎麼做? 大決策需要多少人同意?日常營運誰負責?規則要先訂好。
📌 退出怎麼辦? 如果有人要退出,公司該怎麼處理他的股份?能不能賣給外人?
📌 財務怎麼透明? 每月要提供財報,股東能查帳,大家都能清楚公司的狀況。
📌 合夥人怎麼開會? 每月固定討論經營狀況,重大決策需 三分之二同意,關鍵營運決策則需 全體同意。
📌 智慧財產權屬於誰? 公司的商標、技術、營業秘密,都歸公司,不是個人財產。
📌 如果有人違約怎麼辦? 嚴重違約或出問題(比如捲款、無法履行義務),要怎麼終止合夥?
📌 如果有人用個人名義貸款給公司怎麼處理? 這筆錢算公司債務?還款機制怎麼談?
📌 有無競業約定? 離開後競業禁止怎麼規範?技術和客戶怎麼保護?
這份合夥契約的每一條,都是由三位合夥人與我開會討論後,逐一確認沒問題才正式寫進去的,確保大家都有共識,未來才不會因為模糊地帶而爭執。
-
【合夥契約不是為了不信任,而是為了保護合作關係!】
很多人覺得「寫合約好像不信任對方」,但其實正好相反——因為重視這段合作,才要把未來可能的問題談清楚,才不會哪天關係變了,才發現當初什麼都沒講好。
如果你也打算跟朋友創業,一定要先想清楚這幾個問題:
🔹 我們的合作模式有清楚的規範嗎?
🔹 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,有沒有討論過處理方式?
🔹 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再合作,該怎麼處理?
🚀 創業是長遠的事,現在先做好準備,未來才能走得更穩!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