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合約中的細節,決定合作的成敗!

作家相片: 謝依婷 Ada Hsieh謝依婷 Ada Hsieh

已更新:3月15日

📜 合約中的細節,決定合作的成敗!



在商業合作中,合約是確保雙方權利義務的依據,然而,許多企業或個人因為對合約內容不夠熟悉,常忽略一些細節,導致後續產生爭議甚至法律風險。合約的問題通常不是條款不夠長,而是沒注意到真正影響交易安全的條件。

今天,我們來探討 合約中容易忽略但影響重大的三個關鍵細節,並提供具體建議,確保合約不留漏洞。

✅ 付款條件:資金流的重要關卡

合約內應明確付款方式(一次性或分期)、付款時間、是否有違約罰則。例如,某些企業會以「發票開立後 90 天付款」的方式拖延,但如果沒有約定遲延付款的違約金或利息,你的資金週轉就可能受到影響。

實務案例:

A 公司與 B 企業簽訂合作協議,提供設計服務,合約內僅載明「設計交付後付款」,未規定具體付款日期。結果 B 企業以「驗收時間未確定」為由,遲遲未付款,導致 A 公司的現金流出現問題,影響其他專案的運作。

最佳作法:

付款條件應該寫明:

付款時點:簽約時支付 50%,交付時支付 50%。

遲延付款罰則:若超過 15 天未付款,按每日 0.5% 計收違約金。

✅ 變更條款:確保合約彈性與安全

業務需求變動是常見的,但如果合約沒有規範如何變更條款,後續容易產生爭議。例如,客戶突然要求更改產品規格,導致額外成本,卻無法請求補償。

最佳作法:

變更須書面確認,且可能影響價格時,應由雙方另行協商。

調整補償:若因變更導致成本上升,應由客戶承擔額外費用。

✅ 爭議解決方式:避免法律戰爭

合約應載明發生糾紛時的處理方式,例如「協商 > 調解 > 仲裁 > 訴訟」,並註明適用的法院管轄地。有些企業會刻意指定有利於自己的法院管轄地,例如你在台灣,對方要求適用美國法並由美國法院管轄,這對你極為不利。

總結:合約不是寫得越多越好,而是要確保細節完整、風險可控、權利明確。


👉 如果你的企業想要強化合約管理,避免風險,歡迎加入 LINE 官方帳號 @adayth,獲取更多專業建議!

@所有追蹤者,你曾遇過合約條款模糊而吃虧的情況嗎?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經驗!

Comments


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.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