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一人公司如何設計制度才能順利擴張?---不靠人撐、不靠記憶硬撐,是創業者能走長走穩的重要關鍵

  • 作家相片: 謝依婷 Ada Hsieh
    謝依婷 Ada Hsieh
  • 4月10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
  —  ​  不是每個創業者都從團隊開始。  ​  很多時候,是從一個人開始。  從一張電腦桌、一份報價單、一通陌生開發電話、一筆自由接案收入。  ​  一開始沒有什麼制度。事情都在腦裡、流程都靠感覺、合作都用信任撐。  ​  但做到某個階段你會發現: 事情多了,流程就容易卡住;合作多了,承諾就容易出錯;案子接了,結果品質不穩、回頭整理也沒頭緒。  ​  這不是你不努力,而是你的「方法」沒跟上你想做的事。  ​  當你開始想從「一人公司」往前走、往外擴展、往上提效,  制度,不再只是大公司才需要的東西。  它會是你能不能讓業務走得長、走得穩的分水嶺。

一人公司如何設計制度才能順利擴張?---不靠人撐、不靠記憶硬撐,是創業者能走長走穩的重要關鍵

不是每個創業者都從團隊開始。

很多時候,是從一個人開始。

從一張電腦桌、一份報價單、一通陌生開發電話、一筆自由接案收入。

一開始沒有什麼制度。事情都在腦裡、流程都靠感覺、合作都用信任撐。

但做到某個階段你會發現: 事情多了,流程就容易卡住;合作多了,承諾就容易出錯;案子接了,結果品質不穩、回頭整理也沒頭緒。

這不是你不努力,而是你的「方法」沒跟上你想做的事。

當你開始想從「一人公司」往前走、往外擴展、往上提效,

制度,不再只是大公司才需要的東西。

它會是你能不能讓業務走得長、走得穩的分水嶺。

這篇文章,寫給還在獨立經營、準備擴張、

或感覺自己正忙但不確定怎麼忙得更有效的你。

不是要你變得很官僚、把自己困在流程裡,而是幫你思考:

在還沒開始雇人、還沒組團隊之前,你能不能先靠制度撐出一點空間?

以下五個問題,是我和許多創業者、自由工作者、微型創業團隊對話過後整理出來的制度基礎點,每一點都不是為了讓你「做更多」,而是讓你做得「更順」。

一、你的工作,有清楚的任務分類嗎?

一人公司最大的挑戰是:所有事情都你來做。

接案、回信、提案、報價、製作、發票、結案、行銷、社群、行政……

如果每天醒來,只是憑著「今天有什麼來,我就做什麼」,那麼你的節奏就會永遠被外界決定。

要怎麼做出「可以掌握的節奏感」?

第一步是任務分類。

將你手上的事情,先拆成三類:

收入導向的事(接案、行銷、客戶服務、產品製作)

維運導向的事(排程、付款、文件管理、客戶資料整理)

成長導向的事(優化、回顧、品牌發展、學習、系統建置)

接著,試著安排每週至少固定一段時間,做「非立即但重要」的事。

那些沒有 deadline、但對你未來影響很大的東西。

因為制度從來不是一瞬間建立的,它是你留時間、願意整理、願意思考的結果。

二、你每天做的事,有留下紀錄嗎?

很多創業者覺得自己不需要做紀錄,

因為「就我一個人,我自己最清楚」。

但只要你開始:

忘記自己答應了什麼、報了什麼價

沒空回頭看之前的案子哪裡可以優化

無法快速找出客戶資料、合約內容

做同樣的事卻每次都要重想一次流程

你就知道:紀錄,是為了釋放你的記憶容量。

不是為了記帳式的詳細,而是為了把重複出現的事,

放到一個可以回頭看的系統裡。

你可以從最簡單的開始:

每一份報價的對象、內容、時間,是否有一個表格統整?

合作歷程是否有固定的結案紀錄或回顧文件?

案件的流程是否每次都重來一次,還是有留下備忘/範本?

紀錄,不是為了變成繁文縟節。

而是當你忙得沒時間整理時,你仍然有跡可循。

三、你有設計「下一步可以交接」的流程嗎?

即使你現在沒請人,制度也該為「未來可能有協作」做準備。

協作不見得是請員工。也可能是你請虛擬助理、找外包團隊、與合作夥伴分工。

這時候你會發現:

沒有文件,很多事情你沒辦法講清楚

沒有流程,你沒辦法丟出去請別人幫忙

沒有分類,你沒辦法拆給別人接手

制度不只是你一個人內部的整理,

更是「讓他人參與你的經營」的入口。

你可以開始試著:

把常見的任務流程列出步驟(從報價到交付、從內容產出到審稿)

把素材與文件集中管理(Google Drive/Notion/雲端資料夾)

把授權、帳號、檔案權限做清楚整理與命名

你不是現在就得把團隊建起來,

但你可以現在就把「未來可能會變成流程的東西」留好入口。

四、你有一個「固定檢視」自己的節奏嗎?

制度不等於有一堆 SOP。

制度是一種「我有在回顧我怎麼做事」的習慣。

每週有沒有安排一段安靜時間,看一下:

上週做了什麼?有沒有什麼其實可以更快完成?

哪些工作其實沒有效果?哪些結果出乎意料?

哪個地方重複性很高?是否值得做成範本?

哪些合作其實有點卡,是不是流程不夠順?

你不一定每次都要產出成果,但請你給自己一個「習慣檢視」的時間點。

一週一次,三十分鐘,足夠了。

制度來自思考,而思考需要留白。

留白,不是在做事,而是在讓你知道你為什麼這樣做事。

五、你現在的經營,是靠習慣,還是靠設計?

最後一個問題最難回答。

你現在的一天,是「事情來了就做」、還是「我有安排我怎麼做」?

你現在的接案,是「來了就接」,還是「我有設定我要接什麼、不接什麼」?

你現在的時間,是「能撐就撐過去」,還是「我知道我怎麼分配這週的狀態」?

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。

但一人公司的制度,從來不是為了效率,也不是為了看起來像公司。

而是為了讓你不靠意志力、不靠體力硬撐。

而是有一個「自己設計出來的支持系統」,讓你走久一點、走穩一點。

你不是要變得像別人一樣有系統。

你要的是:「讓自己的經營方式,有跡可循、有空間可走、有餘裕可修。」

這就夠了。

如果你正處於「還沒準備好雇人、但也知道事情已經多到該整理」的狀態,

這篇文章寫給你。

從現在開始做制度,不是因為你已經很大,而是因為你不想卡在「永遠只有自己能做」的循環裡。

一人公司可以很自由、很彈性,但制度會讓它變得穩定、可預期、可成長。

艾達諾昊,像夥伴一樣支持你。

Comments


Commenting on this post isn't available anymore. Contact the site owner for more info.

​艾達諾昊文創智財工作室|統編:75926968

Email:adaipknowhow@gmail.com

回覆時間:週一至週五 10:00–18:00

所在地:台灣|線上服務不限地區

​合作邀約 & 課程諮詢歡迎來信或加 LINE 洽詢

像夥伴一樣支持你,讓合約與智財成為你經營的助力。

© 2020–2025 艾達諾昊文創智財工作室 Ada IP KnowHow Studio. 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
加入好友